改革網訊 4月8日,長汀智能運營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巡檢智慧路燈系統發現5起路燈故障報警,并及時反饋給路燈管理中心,路燈管理中心立馬組織運維人員修理,確保了長汀城市照明和車輛行人安全。當日,運營中心還通過在線巡檢垃圾分類系統發現4處垃圾違規排放,第一時間將情況反饋給環衛處,垃圾分類督導員及時處理了暴露垃圾,并對相關市民進行勸導教育,有效促進了文明城市建設。
這是長汀智能運營中心采用新一代信息技術,實現城市精細化、智慧化管理的生動體現。該項目由長汀縣政府采用PPP模式實施,總投資2.5億元,以實現“一圖看全城、一屏管全城”為目標,構建縱向鏈接省、市、縣,橫向對接縣直各職能部門的智慧城市建設指揮運行模式,以數字賦能,構建智慧城市治理“立體化”發展的長汀樣板。
該項目于2021年1月正式運營,通過融合法人、人口、證照、信用、物聯傳感等政務數據資源,建設了地上、地下一體地理信息數據庫,目前,該數據資源已共享應用到長汀縣城管局、住建局等26個部門,匯聚量達9073.8萬條,共享量達206萬條。在“智慧城管”子系統中,累計受理案件23481件,結案23481件、結案率100%。同時,該項目充分利用中心數據分析系統,實施“互聯網返鄉工程”和“互聯網+產業”,打造醫療器械產業園;通過接入視頻對河田雞的保種、養殖、加工、物流等進行智能化改造,打造河田雞產業數據中心。
值得一提的是,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該項目研發了返鄉登記系統、新冠疫苗接種預約系統、核酸檢測采樣點地圖和新冠疫苗接種點地圖、長汀縣重點人群健康信息管理系統,還提供了公交到站查詢、就醫預約掛號、車位查找繳費、干濕垃圾分類等便民服務,真正踐行以人為本,服務于民的宗旨。
該項目開創了省內打造縣域地上地下玻璃城市、數字孿生城市、生態智慧城市的先河,先后獲得“國家2021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”“中國2021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金獎”和“山東省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工程一等獎”。近期,該項目正在開展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智慧監管平臺的研發,助力長汀推進城鄉建設碳達峰工作,打造省市綠色低碳城區試點示范。(傅建芬 郭悅)